西北大学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第二期训练营结营典礼圆满落幕2025年2月23日14时,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学楼0904会议室内,90名师生注视着LED屏中跳动的法律案例分析图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系统训练,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 ...
西北大学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第二期 训练营结营典礼圆满落幕
2025年2月23日14时,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学楼0904会议室内,90名师生注视着LED屏中跳动的法律案例分析图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系统训练,法学智能体联合实验室第二期学员正以六组兼具技术深度与实务价值的AI法律项目,展示智能法治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国内首个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实训平台,该实验室自2024年成立以来,已构建起理论筑基+实践攻坚的周期培养体系。本届训练营聚焦“司法AI工具开发”与“复杂案件智能解析”两大方向,通过真实案件资料,学员在30天内实现了从技术认知到项目实战落地的跨越式成长。
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康教授,法学院党委书记李一凡老师,法学院院长王思锋教授,党委副书记丁晓雯老师,副院长代水平副教授、许博老师,以及湖南省码农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实验室主任洪新敏先生,总监兼实验室副主任叶欢女士共同出席活动。
评委团队由五位专家组成: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康教授、赵万青副教授,西北大学法学院武建敏教授、卞辉副教授、刘建仓副教授。 在六组结项汇报中,《法律智能中枢》项目引发评委深度追问,该系统打造了独特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集成工商信息提取及生成、财报自动抓取及生成、舆情动态分析、类案精准检索、法律文本自动翻译等八大核心功能。其亮点是完成"需求预判-智能匹配-动态修正"服务闭环,支持PC、移动端的无缝衔接。 《多模态NPC交互引擎驱动的司法云庭》革新法学教育场景,基于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打造的3D虚拟法庭,突破传统模拟法庭局限。创新设置NPC交互系统,学员可通过角色对话还原案情细节,系统内置的辩论焦点生成器,可自动提炼案件争议焦点,自动无限辩论,并构建攻防推演模型。
《法智云播:司法数字人智播间》针对法律传播痛点,开发多角色数字人。法律知识主播,7×24小时直播普法,解决传统主播精力限制问题;AI课程助教,通过交互式教学模块,拆解法学与AI融合的学科壁垒;语言自动生成起诉状等法律文件,技术的突破为法律从业人员极大提升效率,尤其可为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智能的无障碍服务。 技术赋能实务创新,《债权显微镜: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穿透报告》运用影刀RPA、DeepSeek等技术穿透企业关联网络,揭示千亿房企债务危机中的资金运作异常。发现三级嵌套关联企业47家,跨境资金池违规操作等核心线索;通过Coze构建资金流向图谱,提出实质合并破产、股权冻结等可行性方案。 《AI助力合同纠纷智能分析项目》以AI技术重构债权追索路径。 运用影刀自动化抓取裁判文书,结合Xmind可视化分析股东社会关系与资产网络;提出追加被执行人、执行对外债权等六套执行方案,并论证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空间。 《AI挖掘企业财产线索与执行策略分析》验证了"数据穿透+智能推演+动态响应"的三维执行模式,通过NLP扫描10万+文书锁定6家关联企业,股权模型揭露3处代持资产,冻结1.7亿元核心技术专利包;发现境外关联企业2家并启动跨境执行程序,通过类案推演系统将执行周期缩短40%。 马幸允、郭筱瑜、昝清源、万佳诚四位学员凭借最高的小红花积分荣获"优秀个人奖",其中郭筱瑜作为学员代表,分享了文科生跨界征服AI技术的独特历程,她深有感触的表示真正理解工作流原理后,AI就再也不是黑箱魔法,而是可驾驭的新质生产力工具。
"本次结营仪式让我对AI技术的司法应用完成了从抽象认知到具象落地的跨越。"武建敏教授在点评环节指出,"西北大学与码农链公司联合打造的‘法律+AI’实验室,成功破解了传统法学教育的痛点,使技术思维与法律逻辑在实战项目中深度融合。 洪新敏首先高度评价学员们的表现,他指出,本次寒假特训,恰逢乙巳年春节,冬寒料峭,面对紧张学习任务大多数同学依然保持全勤,无一人因困难退缩,无一人因疲惫缺席。同学们破晓而出、戴月而归的治学精神,是对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热爱与执着,诠释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卓越的追求,展现出强大的学习定力与坚韧毅力,体现了“公诚勤朴”的西大精神。 洪新敏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训练营是技术与法律的深度交融,更是对未来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随着DeepSeek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法律文本分析、案件预测、法律知识图谱构建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法学研究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实验室还将引入法系统工程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法学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方法论指导。通过法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实验室将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为法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我们共同迎接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迎来的变革机遇。 法学院院长王思锋教授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两期训练营的连续成功,标志着西北大学在“新文科”建设中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径。他表示,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国家的法治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进一步指出,学校将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推动法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建设法治中国和数字中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实验室的合作,共同探索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智能法治人才而不懈努力。他强调,智能法治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而不懈奋斗。
|
Copyright © 2025 malooCHAIN Labs. All Rights Reserved.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企业微信